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 正文

费高云出任合肥市委书记 安徽省政府强调前瞻布局半导体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近日,经安徽省委决定,费高云同志正式出任合肥市委书记。此次人事任命正值安徽省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前瞻性布局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合肥打造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懂产业”的干部掌舵科创之城‌

  公开资料显示,费高云长期在江苏省任职,曾主政常州、南通等长三角重要工业城市,推动地方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突破,其务实作风和产业治理经验受到广泛认可。分析人士指出,安徽省委此次任命费高云执掌合肥,凸显对合肥“科创+产业”定位的深化——既要巩固“芯屏汽合”(芯片、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既有优势,更需在半导体等“卡脖子”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安徽省委组织部在任命会议上强调,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需以更高站位谋划产业升级。费高云在履新讲话中表示,将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推动合肥从“产业跟随”向“技术引领”跃升。

  “芯”战略升级:瞄准半导体全产业链‌

  与人事调整同步,安徽省政府近期密集释放政策信号。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长王清宪强调,要“以合肥为龙头,举全省之力做强半导体产业生态”,重点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先进制程芯片制造、高端封装测试等环节,形成设计、制造、装备、材料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目前,合肥已汇聚长鑫存储、晶合集成等半导体龙头企业,2022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5年,合肥将建成涵盖12英寸晶圆制造、车规级芯片等领域的全链条体系,并依托中国科大、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省政府还提出,将设立百亿元级半导体产业基金,吸引全球顶尖团队和项目落地。

  “科大硅谷”联动“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再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正以合肥为核心,构建“科大硅谷”和“未来大科学城”两大创新极。其中,“科大硅谷”旨在打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已吸引超200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入驻;而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则为半导体材料研发提供强支撑,如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助力芯片材料性能突破。

  “合肥的路径很清晰:用大科学装置解决基础研究‘从0到1’的问题,用产业政策推动‘从1到100’的转化。”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吕连生指出,费高云的产业经验与合肥的创新资源结合,有望加速技术攻关与市场应用的衔接。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势头强劲,合肥仍面临挑战。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高端人才短缺、产业链局部环节“断点”等问题亟待破解。对此,合肥市新一届领导班子表示,将强化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协同,探索“上海研发+合肥制造”模式,同时优化人才政策,计划未来三年引进万名集成电路领域专业人才。

  “布局新兴产业不能‘撒胡椒面’,必须聚焦核心赛道,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费高云在调研合肥晶合集成时强调。随着新书记到任与省级战略加码,这座“科创新星”能否在半导体产业突围中再下一城,值得期待。

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