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犹如投石入水,在舆论场激起层层涟漪。随着彭博社、财富杂志等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重提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历史记忆与现实政策的碰撞引发全民大讨论。
回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美国经济在产能过剩的泥潭中挣扎。参议员斯姆特与众议员霍利提出的关税草案,在胡佛总统兑现竞选承诺的政治考量下,从保护农业的初衷演变为涵盖2000余种商品的全面贸易壁垒。这份引发千名经济学家联署反对的法案,最终将美国出口额腰斩,成为加剧大萧条的推手。
令人惊异的历史相似性正在重演:现任总统与胡佛同属共和党,政策同样源于竞选承诺的兑现压力,且都将加拿大作为首要目标。1930年加拿大通过建立反美贸易联盟实施报复,如今特鲁多政府已联合墨西哥启动反制措施。社交媒体上,"#关税幽灵#"话题持续发酵,网民热议产业空心化背景下,重蹈历史覆辙可能带来的更严重后果。
经济学者指出,当前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已从1950年的28%降至11%,这与斯姆特-霍利时代的经济结构存在本质差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模型显示,新关税或使美国流失近50万个就业岗位。而历史数据警示,1930年法案实施后,美国对欧贸易额暴跌66%,直接导致1932年共和党失去国会控制权。
白宫经济顾问纳瓦罗在福克斯新闻辩解称"新时代需要新策略",但前财长萨默斯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警告:"保护主义从来都是双刃剑,当全球供应链深度交织,关税利刃终将反噬自身。"随着加拿大宣布对128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这场现代版贸易博弈的硝烟正持续蔓延。
本文由作者笔名:安徽小张 于 2015-03-27 14:29: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