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今年以来,全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锚定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与生态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加速产业升级步伐,全力塑造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精准发力 激活创新动能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专项支持政策,设立千亿元级科创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算法研发、绿色能源技术攻关等领域。例如,合肥市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等前沿技术突破,柔性科天机器人材料公司研发的护理机器人皮肤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同时,省科技厅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科技贷”产品,累计为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带动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750亿元。
聚焦核心领域 抢占技术制高点
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省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2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优势,集中攻关智能芯片、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合肥新一代算力集群“巢湖明月”项目建成投用,算力规模跃居全国前列,支撑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场景落地。绿色能源方面,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以上,推动“绿电+先进制造”模式普及,新能源电池、光伏组件等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超30%。淮北市烈山经开区通过“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实现新能源与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
构建创新生态 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全省以“平台—企业—人才”协同为路径,加速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优化重组23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61家中试基地,覆盖28条重点产业链,累计输出中试服务新产品超700项。人才引育方面,实施“云岭工匠”“领军人才”等专项计划,依托腾冲科学家论坛等平台吸引全球顶尖科研团队,高层次人才数量同比增长25%。此外,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整合超万台设备,年均服务企业超5万次,显著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
未来布局:瞄准全球竞争力提升
下一步,全省将聚焦“3815”战略目标,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计划三年内新增10家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30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绿色能源产业链产值达万亿元级。通过政策迭代、生态优化与开放合作,加快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格局,为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样本力量”。
本文由作者笔名:纪晓岚 于 2016-06-23 15:05: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