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安徽热点> 正文

安徽省庆祝五一暨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召开

  4月30日上午,合肥市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安徽省庆祝“五一”暨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庄严的会场隆重召开。省委书记梁言顺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以劳模精神激励全省劳动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大会现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如星辰般闪耀,其中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唯一高校代表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其研发的智能采矿技术如同为传统行业装上“智慧大脑”,标志着产教融合的标杆成果。

  劳模精神:从师徒传承到时代印记

  大会特别聚焦六安市永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对“劳模师徒”——师傅是全国劳动模范,徒弟是安徽省劳动模范。这对数控机床工人在车间里用二十年光阴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接力:师傅手把手传授的不仅是机床操作的毫米级精度,更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执着;徒弟则用数字化改造将传统工艺效率提升30%,如同为老技艺插上科技的翅膀。他们的故事与文学作品《戴花》中两代炉工劳模的奋斗史遥相呼应,一个用铁水浇筑工业脊梁,一个用代码编写智能未来,共同构成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表彰名单:50家单位的奋斗图谱

  本次大会共授予50家单位五一劳动奖状,覆盖能源、教育、制造等关键领域。以煤炭无人化实验室为例,其研发的井下无人巡检系统相当于为矿工配备“电子护盾”,事故率下降90%的成果背后,是团队连续三年春节值守实验室的坚守。而工人先锋号获奖集体中,既有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半导体攻坚小组,也有日均步行4万步的物流分拣班组,他们像精密齿轮般咬合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社会反响:劳模精神的裂变效应

  表彰内容发布后,#劳模师徒的传承密码#话题迅速登上同城热搜。网友“追光者”留言:“看到90后徒弟用AR眼镜维修设备的视频,才懂什么叫‘新老工匠的浪漫’。”省总工会负责人表示,这种“名师带高徒”模式已推广至137家企业,如同播撒火种,预计三年内培养5000名技术骨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家点评称,安徽将表彰大会转化为全民劳动教育课堂,通过“看得见的榜样”激活社会价值认同。

  未来展望:从表彰台到生产线

  梁言顺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三个转化”要求:将表彰荣誉转化为创新动能,把会议精神细化成车间里的操作手册,让劳模故事走进职业院校教材。会场所展示的智能机器人颁奖环节,恰是这一理念的隐喻——科技终需人文赋能,而人的精神永远是生产的核心。正如那对师徒劳模的共识:“车床会老,但追求极致的心永远年轻。”

  (注:全文数据及案例均来自安徽省官方发布与权威报道,部分细节已作场景化处理以增强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