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正文

五一假期安徽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关键数据刷新历史纪录

  2025年“五一”假期,安徽省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多项关键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最新统计,全省接待游客总量与旅游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1.4%,文旅收入更实现12%的显著跃升,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复苏动能。这场全民出游热潮中,传统山岳景区与城市文旅新业态双轮驱动,共同勾勒出一幅“诗与远方”的生动图景。

  黄山、九华山:自然与文化IP的流量密码

  作为安徽旅游的“双子星”,黄山与九华山在假期期间双双突破客流承载峰值。黄山风景区进山游客达14.7万人次,同比增长13.65%,光明顶、始信峰等观景台每日破晓时分便人潮如织,游客争相捕捉云海日出与盛放的黄山杜鹃。九华山风景区则以23.42万人次的接待量创下新高,同比增幅高达29.93%,景区通过全员在岗的“精细管理+暖心服务”模式,有效应对了客流压力。一位首次到访黄山的游客感叹:“仿佛置身水墨画中,这里的每一帧都值得珍藏”,道出了自然遗产的永恒魅力。

  合肥: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消费新场景

  省会合肥通过161项文旅活动的密集投放,构建起“红色教育+文创体验”的立体消费网络。渡江战役纪念馆内,游客自发献花、静默参观的场景,成为红色旅游文明新风的缩影;合柴1972文创园内元小鳌魔幻书局等12个新开业项目,以2.8万人次的接待量证明“工业遗产+创意经济”的转化潜力。数据显示,合肥假期首日游客量与旅游花费同比激增29.37%和40.84%,淮河路步行街等商圈持续上演“人从众”盛况,印证了城市文旅对消费的虹吸效应。

  数据背后的文旅升级逻辑

  这场旅游盛宴的亮眼成绩单,折射出三大转型趋势:其一,景区从“门票依赖”转向“服务增值”,如九华山通过执法力量全员值守提升游客体验;其二,文化IP深度赋能,安徽博物院“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展览吸引9.1万观众,说明历史叙事正在成为旅游新刚需;其三,家庭亲子与年轻客群形成消费合力,黄山游客中“带娃观日出”的家庭占比显著提升,而文创园区的打卡热潮则彰显Z世代对场景化消费的追捧。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压力,安徽文旅系统需在智慧调度、生态承载评估等方面强化预案。但此次假期展现的消费韧性已为行业注入强心剂——当传统山水与城市新潮碰撞,当数据增长与文明旅游同行,安徽正以“文旅+”的融合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样本。正如一位文旅研究者所言:“游客用脚步投票的背后,是对‘美好生活’具象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