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安徽热点> 正文

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第三届赛事启动,蚌埠市成新赛季举办地

  

  近日,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高峰对话在合肥市圆满落幕,合肥经济学院因组织工作成效显著荣获优秀组织奖。与此同时,第三届大赛以**“和合共智˙新质乡村”**为主题正式启动线上报名,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等六部门联合主办,标志着安徽省乡村振兴实践进入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本次大赛选择蚌埠市作为举办地,不仅是对当地乡村振兴成果的肯定,更彰显了安徽省通过多元协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布局。

  颁奖盛典:创新力量点亮乡村未来

  在第二届大赛颁奖典礼上,来自高校、政府及企业的代表共同见证了优秀项目的诞生。安徽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等省直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凸显了政策层面对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的高度支持。获奖项目中,既有利用数字技术重构农产品供应链的智慧平台,也有融合文旅与生态农业的田园综合体案例。合肥经济学院等高校通过赛事组织,搭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让学术研究真正“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一位获奖创业者感慨:“大赛提供的资源对接服务,让我们的秸秆再利用技术半年内覆盖了皖北20个行政村,相当于为5000亩农田解决了环保难题。”这种“小切口、大效益”的模式,正是大赛倡导的实践方向。

  新赛季启航:六部门联动打造“新质乡村”样本

  第三届大赛的启动,首次提出“新质乡村”概念——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治理现代化。赛事由农业农村厅牵头,联合教育、住建、人社、商务、文旅五大领域主管部门,形成跨领域协同机制。参赛者可通过“技术+模式”双创新路径角逐奖项,例如:利用AI算法优化传统种养殖业,或设计乡村闲置资源活化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本届特别增设“青年先锋赛道”,吸引高校团队参与,与蚌埠市“规划师下乡”活动形成呼应——该市已选派79名专业规划师进驻17个乡镇,为乡村提供定制化空间设计方案。这种“赛事孵化+在地服务”的组合拳,正在重构乡村振兴的生态链。

  蚌埠实践:从赛事舞台到地方发展的闭环

  作为本届大赛的举办地,蚌埠市展示了独特的乡村振兴方法论。在团安徽省委主办的“新农人”主题活动中,当地青年代表分享了“电商+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的案例:通过短视频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使长青乡的葡萄种植户年均收入提升35%。与此同时,蚌埠推行的“规划师下乡”计划,将专业设计力量注入100个重点行政村,解决乡村建设中“有图纸难落地”的痛点。大赛组委会表示,选择蚌埠正是看中其“政策创新+市场活力”的双轮驱动模式,获奖项目有望优先获得当地试点推广机会。这种“以赛促建”的机制,让创新创业成果快速转化为地方发展动能。

  高峰对话:多维碰撞下的乡村振兴智慧

  与颁奖典礼同期举行的乡村振兴高峰对话,成为思想交锋的焦点舞台。政府官员、学者与创业者围绕“城乡要素流动”“乡土文化再生”等议题展开讨论。有专家指出:“安徽正通过大赛构建‘省级统筹、市县落地、社会参与’的三级联动体系,这种模式比单一资金补贴更具可持续性。”现场发布的《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白皮书》显示,上届获奖项目已带动直接就业1.2万人,间接拉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超3亿元。这些数据生动说明,一个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如同“乡村经济的酵母”,能激活整片区域的发展潜能。

  随着第三届大赛报名通道的开启,安徽省乡村振兴事业迎来新一轮创新浪潮。从合肥的颁奖礼到蚌埠的新赛季,从单个项目的突破到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涌现,这条以竞赛为纽带、融合政策资源与社会资本的特色路径,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安徽答卷”。对于参与者而言,这不仅是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深度融入地方发展的机遇——当创新者的智慧遇见乡村的沃土,生长的将是一片共富共享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