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用眼习惯的改变,视力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安徽省巢湖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群众需求,以务实举措筑牢消费者视力健康防线,通过专项检查、宣传教育、技术保障等多维度行动,为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打造更安全的视觉环境。
专项检查:从源头把好视力健康关
巢湖市栏杆市场监管所近期开展了针对眼镜制配行业的专项检查,重点对验光设备进行周期性检定。截至目前,已集中检定焦度计28台、验光镜片箱20件。这些设备相当于配镜行业的"标准尺",其准确性直接决定验光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每台设备的误差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相当于为消费者筑起一道防止"二次伤害"的技术屏障。市场监管人员介绍,此类检查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每年定期覆盖辖区内所有眼镜制配场所。
精准打击:净化视力消费市场
在"守护消费"专项行动中,该局将视力健康相关产品列为重点监管领域。执法人员通过突击检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劣质镜片销售等违法行为。例如,部分商家宣称"智能防蓝光眼镜可完全阻断辐射"等夸大功效的行为被及时纠正。这种"靶向治理"模式,如同为市场环境安装"滤网",有效拦截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规行为。
科普宣教:让护眼知识走进社区
值得注意的是,巢湖市市场监管局将监管与服务相结合,在栏杆社区等地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演示、图文展板等形式,向居民普及"20-20-20"护眼法则(用眼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等实用知识。这种"接地气"的科普方式,犹如在社区播撒视力健康的种子,目前已累计覆盖超5000人次。多位家长反馈,活动帮助他们认识到"防近视镜片不能逆转近视"等常见误区。
技术赋能: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为实现视力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该局建立了计量器具电子档案系统,对焦度计等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28台受检设备的数据如同"视力健康体检报告",实时更新至监管平台。同时推行"诚信计量承诺"制度,引导商家主动公示设备检定结果。这种"科技+制度"的双重保障,让消费者通过扫描店铺二维码即可查询设备状态,相当于给每副眼镜配上了"质量身份证"。
多方协同:织密视力防护网络
在具体实践中,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卫健等部门形成合力。例如在学校周边开展"护眼灯"专项排查,确保教室照明亮度达到300勒克斯以上(相当于晴朗早晨的自然光)。这种跨部门协作模式,构建起从验光设备到用眼环境的全链条保护体系。数据显示,巢湖市青少年近视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印证了综合治理的成效。
从精密仪器的严格把关到街头巷尾的科普宣传,巢湖市市场监管局正通过有温度、有力度的监管服务,让视力健康保护既有"硬标准"也有"软服务"。未来,该局表示将持续创新监管方式,计划引入人工智能辅助验光设备检测等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打造更智能、更安心的视觉健康生态圈。
本文由作者笔名:安徽新闻网 于 2025-05-20 11:08:4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