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安徽省全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城市管理局于2025年5月12日起,在城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流动摊贩食品安全联合检查行动。此次行动以多部门协同发力为特色,聚焦街头巷尾的食品摊贩,通过“拉网式”排查为市民织密饮食安全防护网,犹如为城市食品安全装上“预警雷达”。
多部门联动:打出监管“组合拳”
此次行动打破单一部门执法壁垒,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城市管理局组建联合检查组,形成“1+1>2”的监管合力。执法人员采取“白+黑”错峰巡查模式,重点核查摊贩备案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材来源台账等关键环节,相当于为流动摊贩做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值得注意的是,检查中特别强调“三证一票”(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及进货票据)的完整性,这些证件如同食品安全的“身份证”,缺一不可。
检查重点:从源头到舌尖的全程管控
联合检查组以城区人流量较大的摊点集中区为“主战场”,针对夏季易发的食品安全风险,重点排查三方面问题:一是食材储存条件,要求生熟分离、冷藏食品温度控制在4℃以下,防止微生物滋生;二是加工环节卫生,如直接入口食品需配备防尘罩,避免成为“露天细菌培养皿”;三是添加剂使用,严禁亚硝酸盐等违禁物质“潜伏”于熟食中。执法人员现场使用ATP荧光检测仪对餐具清洁度进行快速筛查,数值超过200RLU(相对光单位)即要求整改,这一标准比家庭洗碗机的清洁要求更为严格。
执法与教育并举:既开罚单也开“处方”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部门采取分级处置策略:轻微违规者现场指导整改,如为未佩戴手套的摊贩发放食品级手套;中度违规者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严重违法者则依法取缔,形成“查处一个、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同时开展“移动课堂”活动,在检查过程中向摊贩发放《流动摊贩食品安全操作指南》,用“油条铝超标可能致痴呆”等案例解读专业标准,让法规条款变得通俗易懂。
长效机制:从突击检查到常态守护
此次专项行动并非“一阵风”,而是全椒县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缩影。检查数据将录入“智慧市监”平台,形成摊贩信用档案,后续通过“红黑榜”公示制度引导消费者选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推行“明厨亮灶”向流动摊贩延伸,鼓励摊主用直播形式展示加工过程,让食品安全监管从“幕后”走向“台前”。
社会共治:人人都是监督员
政府部门同步开通“食品安全随手拍”微信举报通道,市民发现可疑食品可即时上传照片定位,核查属实的最高奖励500元。这种“全民监督+专业执法”的模式,如同为城市食品安全安装了成千上万的“移动监控探头”。检查期间共收到群众线索27条,其中5条引导执法人员精准查处了隐蔽违规行为。
从养老机构食堂培训到校园食品安全联防,再到此次流动摊贩专项整治,全椒县正逐步完善“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监管网络。正如市监部门负责人所言:“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必须零容忍。”这场舌尖上的安全保卫战,既需要监管部门的刚性执法,也离不开每位从业者的自觉守规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三者合力方能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本文由作者笔名:晓晓 于 2025-05-21 09:11:06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247.html
上一篇
国家文物局介入调查凤阳鼓楼坍塌事件:文物保护与仿建管理引关注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