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 正文

法国消费者掀起抵制浪潮:可口可乐与麦当劳成主要目标‌

  

  2025年4月11日,法国巴黎——随着美国政府近期对欧盟加征关税政策的持续发酵,法国消费者对美货的抵制情绪不断升级。以可口可乐、麦当劳为代表的美国品牌首当其冲,成为这场民间抵制运动的核心目标‌。

  抵制浪潮的三大驱动力‌

  关税政策激化矛盾‌

  美国政府宣布对欧盟酒类、农产品等加征最高200%的关税,引发法国经济界的强烈反弹‌。为应对冲击,欧盟计划自4月15日起对美国玉米、蔬菜、果汁等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进一步推高进口商品价格。法国消费者认为,购买美国商品等同于“资助美帝国主义暴行”,转向本土产品成为经济主权的象征性表达‌。

  文化符号的对抗‌

8.png

  可口可乐和麦当劳被视为“美国生活方式”的象征,其标准化产品与法式饮食文化形成鲜明对立。巴黎市民弗雷德里克表示:“我扔掉Netflix会员卡、删除Airbnb账号,改用布雷兹可乐,就是要拒绝文化入侵。”类似的声音在社交媒体群组“抵制美国:购买法国货!”中不断涌现,该群组成员已超1.5万人‌。

  本土品牌的替代机遇‌

  法国本土品牌借势崛起,布列塔尼地区生产的‌布雷兹可乐‌(Breizh Cola)成为最大赢家。其2024年推出的樱桃味配方销量激增,市场份额有望突破3%,挑战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垄断地位‌。此外,法式汉堡连锁店Bistro Burger等本土企业也加速抢占麦当劳的市场份额‌。

  抵制行动的实际影响‌

  消费行为转变‌:民调显示,超60%的法国人支持抵制美货,1/3已付诸行动。可口可乐与麦当劳成为最受抵制的品牌,部分门店客流量下降明显‌。

  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特斯拉在法销量同比暴跌63%,二手车市场出现抛售潮。消费者甚至因驾驶特斯拉网约车而遭遇订单取消‌。

  企业战略调整‌:法国零售商减少美国商品进口,转向欧洲供应商;科技公司开始替换亚马逊云计算服务,采用法国本土或中国的人工智能工具‌。

  争议与挑战‌

  尽管抵制情绪高涨,但现实困境依然存在:

  年轻人仍偏爱麦当劳的“低价套餐”,耐克球鞋等美货因性价比难以完全替代‌;

  布雷兹可乐当前市场份额不足3%,短期内难以撼动行业巨头地位‌;

  部分抵制行动被批“形式大于实质”,例如仍依赖美国社交平台Facebook组织运动‌。

  未来展望‌

  分析认为,这场抵制运动既是法国民众对经济霸权的抗议,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意识觉醒的体现。若美欧关税争端持续,抵制成效可能进一步扩大;反之,若政治关系缓和,消费习惯或逐渐回归常态‌。无论结果如何,法国本土品牌已借此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