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2023年8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上,安徽展团以“皖美制造·智创未来”为主题,携一系列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惊艳亮相。其中,由合肥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全球首款“AI孙悟空”智能交互设备成为全场焦点,向世界展示了安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硬核实力与文化创新。
“AI孙悟空”:传统文化与尖端科技的破圈碰撞
身披金甲、手持金箍棒的“AI孙悟空”甫一登场,便吸引众多国际采购商驻足体验。这款产品依托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不仅能用中、英、日、法等12种语言与观众实时对话,还能根据场景即兴创作诗词、讲述《西游记》经典故事,甚至结合用户需求生成个性化内容。
“它能识别我的情绪,还教我用西班牙语念‘齐天大圣’,太酷了!”来自阿根廷的采购商玛丽亚·戈麦斯在互动后惊叹。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AI孙悟空”搭载了多模态感知系统,能通过语音、表情和动作实现拟人化交互,未来计划应用于文旅导览、教育娱乐等领域,让世界通过中国IP感知科技的温度。
“皖”字号创新矩阵:从智能家电到绿色科技
安徽展区汇聚了超50家企业的前沿成果:科大讯飞的智能办公本实现“语音秒变多语种文字”;奇瑞新能源车搭载的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续航瓶颈;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的工业机械臂以0.02毫米精度演绎微雕工艺……“这些产品颠覆了我对‘中国制造’的认知。”德国贸易协会代表汉斯·穆勒评价道。
数据显示,开展首日安徽企业已达成意向订单超2.3亿美元,涉及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美国零售巨头Costco与合肥家电企业签署协议,计划年内引进10款智能家居产品。
创新引擎驱动:安徽智造何以领跑?
安徽省商务厅负责人在全球采购对接会上表示,安徽正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策源地,推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鼓励企业用‘新质生产力’重塑竞争优势,从‘皖制造’向‘皖智造’跨越。”
专家指出,安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生态,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全链条体系。202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1.6%,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结语:
当“大圣”的金箍棒化作AI的代码,当老庄故里的哲学智慧注入智能芯片,安徽正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在全球消费升级浪潮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航道。这场“皖美之约”,让世界看见中国制造的更多可能。
本文由作者笔名:晓晓 于 2018-05-15 14:3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99.html